說明文圖解:一張圖讀懂說明文寫作手法 |
說明文是一種用來解說事物或抽象事理的一種文體 ,對於我們認識 、了解事物有重要的作用。
說明文在生活之中用途很廣泛,例如當你購買一件產品之前,很多時候都會到互聯網搜尋一些關於這個產品的文章。說明文可以用來分享,如果你想向別人介紹一款新推出的智能手機,或者分享一個品牌的化妝品,說明文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另外,說明文也經常會出現於考試或功課之中,那麼如何快捷又精準備寫好一篇說明文就很重要了。
如何寫一個好開頭
說明文也和其他文章共通,首先開頭要吸引讀者閱讀, 圖片中列舉了六種方法,
分別是開門見山法、疑問法、敘事法、 描述法、引用法、矛盾法。
這裏作簡單的解說:
1. 開門見山法:直接說出說明對象的整體特徵
2. 疑問法:提出一個疑問,引起讀者反思
3. 敘事法:以數句句子寫出一件與說明對像有關的事情經過、結果
4. 描述法:主要根據事物的外觀進行描寫
5. 引用法: 引用名言,令讀者對於說明對象有更深刻的了解
6. 矛盾法 :第一句就提及與說明對象概念相反的事物或理念, 然後再到說明對象
段落應該怎麼安排
首先要明白說明文可以分為三類,不同種類的說明文應使用相應的說明順序以說明, 在列寫大綱的時候,就需要把題目歸類,才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寫作順序:
[ 第一類 ] 描述性說明文:對事物的特徵進行描述
,需要從不同角度, 不同的視線進行介紹 。
< 建議使用的說明順序 > 空間順序: 整體到部分/上到下/前到后/外到內
[ 第二類 ] 程序性說明文:也稱時間性說明文,這一種說明文主要是主要目的在於告訴讀者某一事物的發展過程、或者某一事物的製作過程、或者某一個計劃的施展過程。
< 建議使用的說明順序 > 時間順序: 事物變化的先後階段、過程
[ 第三類 ]事理性說明文: 對一種事物或現象的原理進行探討,僅對事物作一些淺層次的客觀說明,而要求對事物的形成進行解釋,有較深的內涵。
< 建議使用的說明順序 > 邏輯順序: 原因>結果 / 主要>次要 / 具體>抽象 / 總分關係 / 並列關係
說明手法
1.
定義說明
這種說明方法是利用簡要的描述,概括地介紹事物的基本特微。這種說明方法常用在理論著作、教科書、詞典、產品說明書中。
2. 詮釋說明
只是解說事物的一些方面,或是用詞語釋義的方法,來說明事物某些特點。
3. 比較說明
通過比較兩種事物間的異同,來達到說明的目的。通常用熟悉的具體的事物,與陌生的抽象的事物比較,從而把陌生的事物介紹清楚。
4. 比喻說明
以相似的事物或者相似的道理,用來描述說明對象,把原本抽象難明的現象變得具體,事物的形像變得更加鮮明。
5. 數字與圖片說明
大量運用數字來說明事物,確切地反映說明對象的外觀結構或變化過程,是說明文常用的方法,也是它的一大特點。數字說明必須準確可靠,不可馬虎,以免失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
6. 舉例說明
在說明某些較難理解的抽象概念,或原理規則時,舉例說明可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化、具體化,令人容易了解接受。
7. 引用說明
引用有關文獻記載、資料記錄、故事傳記、名詞佳句,作為說明的依據,既有助於充實所要說明的內容,更可使文章文采斐然,格外簡潔。
文章的結尾怎樣寫
1. 總結法 : 就上面各段作一整合,將所有段落的中心思想用幾句歸納出來,使讀者對文章有整體的印象
2. 展望法: 指出對象日後的發展還可以更進一步,描述未來發展後的光景,給讀者盼望
3. 感嘆法 : 就上文說明對象的特徵抒發情感,以引起共鳴,一般都會在句子的尾部放一個感嘆號 ,以加強語氣
4. 反問法 : 以而反面的句子表達一個肯定的意思,或者以正面的意思表達一個反面的意思,這樣就能把語氣加強,增加表達的效果,引起讀者反思
5. 號召法: 號召讀者作出行動,突出說明對象的重要性,引起讀者關注
6. 比喻法 : 以相似的事物或事情作比喻,令說明對象的整體形象更加突出、更加具體
您好,可否請教圖表與文字的資料來源,謝謝!
回覆刪除